深圳海外国际旅行社,专注于企业包团旅游、拓展培训!

移动生活:旅游创造人类新文明

上品旅游 2012年01月21日 10:01

移动生活:旅游创造人类新文明

□刘思敏

    非洲大草原上,每到一定的时节,成千上万的动物,舍弃眼下相对安静悠闲的生活,周期性地告别自己的“家园”,踏上漫漫的迁徙之路,特别是候鸟,堪称永不迷路、俯瞰天下的真正“动物”。动与静,是动物界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共存的两种状态。风景在远方,风景在别处,风景在路上,人是否需要回归动物的本能?移动,在人类生活中,曾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在未来又将扮演什么角色?以旅游为载体的移动生活,是否能够开创一种代表人类未来的新文明——移动文明?   

    一、旅游是人类移动状态下的生活

    1.移动是人类作为动物之人与精神之人的完美结合。
    宇宙万物处于运动之中,其中,动物,相对于植物(其实植物从嫩芽初生到花开花落,同样处于运动中,只是我们肉眼不容易察觉而已),其运动的特性表达得更加明确,离开运动,动物不成其为动物。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级的动物,人体的很多器官随着进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其中运动的特性亘古不变。虽然人类没有非洲猎豹的速度,但发动机的问世,使我们可以追求越来越快的速度;虽然人类没有骆驼的耐力,但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的不断问世,可以使我们走得更远。即便如此,我们仍希望自己更高更强更快,以更好地适应移动生活对身心的综合要求。

    人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经过特别进化而发育的大脑,进而人是有精神和精神追求的。求新猎奇,进而远方崇拜,永远追求,永不满足,是人类移动生活的永恒动力。人们力所能及(包括借助马车、汽车、飞机、航天器等工具)的范围之外,永远是他们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推动了人类移动生活在空间上和质量上的不断向前发展。

    2.移动是旅游不可缺少的特性。
    “旅游”一词就字面而言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旅,旅行,亦即移动,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从一地到另一地的位移过程;二是游,游览、观光。概而言之,旅游就是移动中的游。再进一步,旅游中的游,可进一步细分为:旅后游,即从居住地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的游览,其中,旅是手段,游是目的;旅中游,行进在风光秀美的风景大道上,游在路上,游在旅中。手段,亦是结果或结果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旅”与“游”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两字组合起来的“旅游”一词正是二者密切关系的体现。

    被广泛采用的“艾斯特”旅游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也体现了旅与游的密切关系。旅即移动,是旅游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3.旅游就是生活。
    郭庆在其《旅游动机与特点探析》一文中提出:旅游是生活,是旅游者日常定式生活的有效延伸——一种不同于常态下的临时的、跳跃多变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绝大多数人为之向往并愿付诸实践,去了还想再去,去了这里还想去那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充实旅游者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魅力和色彩。同样,旅游也可以是工作。商务、会议等公务旅游,一边从事公务活动,一边欣赏他乡异地风土民情、秀丽风光到特色美食。工作可以归入大的生活概念,或者说,工作也是生活。因此,此类旅游活动仍然从另一方面证明旅游是生活。

    旅游(包含休闲、度假),是与日常的静态定居生活相对应,处于移动状态,因而属于相对动态的生活。

    二、人类移动生活的螺旋式上升

    1.游牧文明社会,人类迁徙活动是低级移动。
    原始社会之前,人类的迁徙,与其它动物本质上是一样的。

    进入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工具都极其简陋,生产力非常低下。几乎所有的活动也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得到更多的用以果腹的肉、果实及用于御寒需要的皮毛,人们不得不风餐露宿去所能走到的更远处采摘和捕猎,以实现茹毛饮血的生活。移动(迁徙),可以说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动,不动不能生存,也可以视为游牧社会特殊的“旅游”(工作的目的)。

    从原始社会,到游牧文明的鼎盛时期,移动在人类生活中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没有证据表明观光审美和休闲意识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2.农耕文明社会,绝大多数人植物式生存。
    种子及农业工具的出现,特别是如“井田制”等封建生产关系,将劳动者与土地相“捆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产者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房舍与农田之间,农闲时也可以到集市上用相对过剩的农副产品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生活用品。农民两点一线的生活,只是为了谋生。绝大多数农民,除了服兵役、征战之外,一生的活动半径大约只有几十公里,实际上与植物的状态相差无几,可称为“植物式生存”。

    然而,农耕文明毕竟创造了较多的剩余价值和社会财富,相对于迫于生存的低级移动,其定居生活方式无疑是一种进步。同时,旅游活动开始在精英阶层大量出现。但谁是第一个旅游主体意识真正觉醒的旅行家?周穆王?孔夫子?秦始皇?汉武帝?谢灵运?玄奘?李白?麦哲伦?哥伦布?……他们都是伟大的旅行者,却未必称得上旅行家,因为他们的旅行不是着眼于旅行本身,旅行只是实现某一功利目的(战争、宦游、传道等)的工具或过程,直到徐霞客出现。徐霞客是古代中国的文化名人,成就巨大,但他首先是、主要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早有志向,一生都在旅游,他用自己一生的实践,证明自己找到了“最合宜的位置”,并且给世人留下恢弘巨著——《徐霞客游记》。

    尽管如此,徐霞客的出现也已经到了农耕文明的后期,少数人的移动生活,无法改变绝大多数人定居生活、植物式生存的主流状态。

    3.工业文明社会,旅游主体意识激活,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为旅游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激活了大众的旅游主体意识,使人类旅游的原动力得到确认与释放。

    首先,蒸汽机发明后,火车、轮船、汽车特别是民用飞机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可移动的空间,出国游进而洲际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再是梦想。

    其次,产业工人进而有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休息时间同时延长,为旅游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

    再次,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于城市。群居生活有利于生产甚至生活的组织安排,但却是对人性的制约和限制。高度社会化分工及高效率形成的单调、机械劳动及住所——工作场所相对固定、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渴望;此外,心理学上讲:距离产生美感,人是需要活动空间的。城市里类似工作场所、商场、公共汽车里,人与人被迫接触(身体接触及听觉、视觉、嗅觉的延伸接触)和拥挤,使人有逃离城市、远离人群的渴望。例如,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人口却超过68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香港商业繁荣发达,本地人口加上所吸引的外来人口,使这里有限的空间更拥挤,人们的旅游需求相对更旺盛。一到节假日,人们便候鸟一样地散出去,在移动中舒缓压力,释放自我。据统计,2007年12月24、25日两天共有74万多人次离港,在移动中过圣诞节。

    旅游由此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而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消费。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已达90%。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的平均出游率为166.28%,而相对发达的广州深圳珠海三地的出游率则已达198.21%、367.74%、226.65%。

    4.后工业文明社会,移动生活“云聚集”改变人类文明形态。
    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表现出对自然回归的向往,对人类文明的好奇,实质上也是对定居生活的叛逆,但就每个人而言,从时间和消费上,与占据主流的定居生活相比,比重不是很大,还不算是可以与定居文明分庭抗礼的常态生活,却已经与游牧文明的移动有了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如同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原始共产主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一样,人类的移动生活,也将在后工业文明时代逐渐成为主流,完美实现从“游牧文明”、“定居文明”到“移动文明”的螺旋式上升。

    农耕文明社会,第一产业是根本;工业文明社会,第二产业是核心;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退居次席,第三产业占据重要位置,作为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业方兴未艾,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移动文明将因此正式登上人类舞台。

    以电话为喻,通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曾经长时间占据绝对主体的是固定电话,但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兴起,移动电话从小众,逐步大众,而今已经呈现一统天下、完全取代固定电话之势。那么,随着工业文明促成的大众旅游进一步深入和提升,因谋求规模化的城市化而形成的人类聚集方式,未来完全可能被人类的旅游行为所改变,形成以旅游为基础的移动生活“云聚集”(城市聚集的外形不变,但人的聚集将不再主要是源于工作与生产也即谋生,而是主要源于旅游移动生活),成为人类回归自然、与本能最和谐的生活方式。

    三、旅游提升人类未来移动生活

    1.人类思想及文明的演进。
    历史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使西方率先走上现代文明的舞台并引领风骚数百年,未来,以老子、孔子、古印度圣贤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有可能在全球拥有更多的追随者。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思想会被更多的人接受。人与人的和谐、民族与民族的和谐、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会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现时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它的后面不仅仅是坚挺的人民币,更有中国所追求和坚持的平和、和谐的中国文化的作用。

    2.人类将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闲暇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提高,人类将拥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同时,科技解放人类,人们也将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基于谋生而不得不从事的劳动时间将下降到占全年的一半、三分之一直至更少。财富与闲暇,为移动文明提供保障。

    3.人口增长、全球化、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移动生活。
    据预测,世界人口在2028年将达到80亿,2183年达到100亿。至2009年,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为50%,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5%。如此多的人生活在同一星球上,且多数人集中在城镇中。相对封闭的群居生活空间和环境,必将更大限度地唤醒并释放人作为动物“动之天性”和走出去看世界的欲望,甚至更多的人选择以云游的方式生存,移动生活将会成为人们的常态生活。

    四、移动生活成为常态生活的划时代意义

    1.移动生活成为常态生活,人人享有触摸世界、感知世界的权利与机会。
    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不少人终其一生都试图寻求生命的意义。探寻外面的世界就是一条重要路径。尽管很多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但限于生产力的水平,绝大多数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在相对固定的地方终老,因此,才使通过旅游消费占其总消费的比重来判断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参见笔者原创的“旅游恩格尔系数理论”)成为可能。

    移动文明社会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都可以享有移动生活,且移动生活在其整个生活中的占比达到一定的程度。从全社会看,至少应达到占全年的十分之一以上,一个国家或社会开始进入移动时代,然后将逐步超过定居生活的比重。这样,人们的生活可简单划分为固定生活(居住地、工作场所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活动)、移动生活(基于旅游、休闲、度假、工作等目的离开居住地的流动生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移动生活在其中的占比会不断提高,甚至超过固定生活的占比,移动距离也会不断拓展。航天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太空旅行甚至移居外星球不再是梦想。

    2.旅游作为未来人类最主要的移动生活方式,必将受到人们更大程度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二居其一并且从需求层次上高于静态定居生活方式的移动生活,将吸引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学家以至于全社会更大程度的关注。为了迎接移动生活的更快更顺利到来,从现在起,关注并研究人类的移动生活,也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发展的使命性要求。在以旅游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生活逐渐与定居生活分庭抗礼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主流方式和崭新的文明形态的过程中,对旅游的研究,将等同于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的加入都成为必然,因此,旅游学需要从哲学高度去构建,方能打破目前“旅游无学”的尴尬。

    3.旅游业成为全社会最大和最重要的行业。
    生活分为固定和移动生活,所有的人也分为两类:暂时处于固定或静态的人和暂时处于移动生活中的人。社会必将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满足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等移动生活需求的产业(可笼统概括为大旅游产业)。所有国家的国民经济组成部门和系统的职能也由之简单化分成:为固定居民服务和为外来移动居民服务。

    4.未来的政治、社会生活将呈现移动文明的特征。
    在移动社会里,一个城市以至于一个国家的选举不仅取决于固定居民的选票,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受移动居民对其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未来,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将有更密切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能独立于世界性的移动生活之外。他们,移动中的公民,与临时居住地的固定居民共同生活,进而共同工作(临时性),共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未来的冲突和战争。

    非洲大草原迁徙中的动物一定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和水源。人类的移动时代也一定会到来,也许会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某一天,不知不觉中走近我们身边。生活是美好的,未来的移动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注:2010年11月,在由《新周刊》杂志社主办,《BastLife香格里拉》承办的“2010酒魅力排行榜颁奖典礼暨生活方式论坛”上,笔者首次对外阐述了“旅游将促使移动生活成为新的文明形态”的理念,本文即据此进一步思考而成。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行政总监郭庆对此文亦有重要贡献,特此鸣谢。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http://www.tootour.com/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旅游攻略